个人养老金领取新政策来了
最近五部门联合发布的《通知》明确了个人养老金要怎么领的具体操作办法,从9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作为我国养老保险”第三支柱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个人养老金制度这次在领取条件和渠道上都有了重要调整。那么,到底个人养老金要怎么领?哪些情况下可以提前领取?领取后还能继续缴存吗?这篇文章小编将为你一一解答。
6种情形可申请领取个人养老金
想知道个人养老金要怎么领,开头来说得了解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领取。新政策在原有3种情形基础上,又新增了3种情况:
1. 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
2.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
3. 出国出境定居
4. 本人或家人12个月内医保自付费用超过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
5. 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达12个月
6. 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
专家解释,个人养老金具有税收优惠和专款专用的特点,规则上不能随意提前支取。但考虑到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,比如大病、失业等,新政策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领取情形,让这笔”养老钱”在真正需要时能派上用场。
3种渠道轻松办理领取手续
明确了个人养老金要怎么领的条件后,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。新政策在领取渠道上也做了优化,现在有三种方式可以申请:
1.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银行
2. 民族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、电子社保卡、掌上12333App等线上入口
3. 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
由此可见,无论你是习性线上操作还是线下办理,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。特别是新增的线上渠道,让年轻人也能足不出户完成申请,大大进步了便利性。
领取流程及后续操作指南
具体到个人养老金要怎么领的操作流程,可以简单概括为:申请→核实→扣税→到账。开头来说通过上述任一渠道提交申请,社保经办机构核实通过后,银行会代扣个人所得税,最终资金会划转到你的社保卡银行账户。
特别提醒:如果你是由于除退休外的其他情形提前领取,之后经济条件允许的话,还可以继续往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,重新积累养老资金。体系会自动将你的账户情形从”领取”变回”缴存”,非常人性化。
为什么要参加个人养老金?
虽然个人养老金是自愿参加的,但这项制度对每个人都很重要。专家指出,我国居民储蓄率虽高,但多数缺乏养老规划。个人养老金制度不仅能享受税收优惠,还能帮你强制储蓄,为养老生活提前做准备。新政策在领取条件上的放宽,也消除了”钱被锁死”的顾虑,让更多人愿意参与。
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,个人养老金在缴费、管理和领取各个环节都将更加便利。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参加,不妨先了解清楚个人养老金要怎么领,再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选择。毕竟,养老规划越早开始,未来的退休生活就越有保障。